第四百零七章国子监(2 / 3)
大明宰相,以至于到眼前的这位礼部左侍郎徐知。
他们可能说都是各有私心的,有自己的算计,但是所有人的最大的愿望也无一例外的都是希望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大明能够屹立不倒。
其实说实话,这也是大明这个时期最能够吸引唐钧的地方,也是因为这样他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个时代真正的原因。
朝堂之上,日日所见的不能够只是勾心斗角,党派斗争,或者说是君臣制衡。
也并非都是文武功法,帝王心术和臣子阴谋。
其实更多的是所有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来齐头并进,不惜耗费自己所有的力量。
这也是这个时代才会这么美好的原因,也是堪称中原盛世的灿烂时代。
……
这些念头在唐钧的脑海中一转而逝,随即立马就对徐知摆了摆手。
然后面带笑容的缓声说道。
“老哥啊,你先别着急先等我慢慢的把原因给说出来。”
“其实现在不仅仅是除了我刚才所说的朝廷人才空缺之外,还是有一个颇为重要的原因的,那就是考试不易。”
“在这样一个治学的困难,不仅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甚至还有金钱的投入。”
“这样一个漫长的劳动成果,如果因为考试落榜,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这就让不少真正付出过努力的人,其实已经失去了继续下去的信心。”
“还有就是每一次考试所需要的花费,从路费食宿费再到应天府来的寻常的生活花费。”
“如果说这要是对于那些富裕的家庭来说,当然也不是算是特别大的事情。”
“但是如果要是对于那一些寒门子弟又或者说是寻常的农户来说,这基本上也就是全家半年甚至是一年的花销了。”
“真的是有太多太多懂得真才实干的人,但是仅仅就是因为这一点而被彻底的拖垮了。”
“所以说朝廷如果能够动用某种措施的话,在科举考试固定招收的名额之外,用其他的方式来留下一批人才。”
“那样的话,不仅仅能够起到事实上扩大人才招收的作用,还能够让所有的才子都能够更加的坚定信心来继续科举考试。”
“所以说制定一个措施,那也确实是势在必行的。”
……
“好!”
唐钧这才刚刚作出总结性的发言,徐知的右手就在椅子的扶手上猛的拍了一下,然后口中大声叫好起来。
“唐兄弟,你说的实在是太好了,的确就是这么两个原因!”
“老弟你真的不愧是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