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勋贵的作用(2 / 3)
到这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如果要是实在没有钱的进入到了这里,同样也是为了能够在保障生活的同时来学习。”
“虽然说那一期勋贵子弟的确大部分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呢,我相信他们彼此之间也肯定是希望多加结交,在国子监当中能够多认识一些同辈之人。”
“而且其实对于天下的人来说,有了这些勋贵子弟的入选,那么肯定就意味着朝中高官也把这里当做了高等学府,那还有什么发愁的,不愁读书人来这里踊跃的报名呢?”
在等唐钧说完第1个原因之后,徐知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当中。
其实这才令他猛然惊醒,似乎最一开始讨论的确是如何挽留人才的,把更多的有识之士都能够笼络在朝廷的羽翼当中。
但是他们的话题说着说着,歪着歪着就歪,到了怎么扶持寒门子弟当中去了。
要知道这一些寒门只是天下读书人当中的其中一部分而已,不能够说只是代表全部的。
国子监要只是用来扶持那一些家境贫困的读书人的话,那就真的违背了他们一开始的初衷,难道要把那一些家里有钱的人士都给拒绝吗?
所以说这么兜兜转转了一圈,还真的是这个意思。
不能够只是说要求那些进入国子监的勋贵子弟能够学习有多好,有多么的厉害和能干能够带来多大的保障力量。
他们呢,其实也就只有一点要求,就是他们能够好好的在里面呆着就足够了。
只要是国子监的,有些勋贵子弟,就能够证明这是一所连朝中高官都会向往的高等学府,天下的人还不都会心知肚明。
所以说这么一说或许是有一些难理解的,但是只要稍微换一个概念来表达一下,就能够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这就相当于某一些行业二流的公司来说,在面试的时候一般都会考量文凭的。
但是如果要是清大的毕业生的话,那一般的情况也都是直接招入公司,而不会说是再考虑其他的因素。
所以说这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专业性以及能力肯定是最重要的,文凭不见得就是实用的。
但是呢,各大公司往往的却非常的乐意,把那一些高学历名校毕业的学生都收入到他们的公司当中。
其实这样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因为他们想要给自己有一个门面的影响。
这样的话,往后他们去做宣传的时候,也可以拍着胸膛很自豪的说出来。
“在我们公司,那就是连那些清大的毕业生也都会选择我们来公司就业的,就足以能够见得,我们公司是一家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