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奏折政绩(2 / 3)

样的朝唐素养,这就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这方面的事情。

不过呢,其实说白了,像徐知这样经历过,两朝三帝的人在朝唐上混迹了这么多年的老油条了,肯定也都是有他自己能够想到的地方的,而且呢,唐钧表示自己肯定以后还要多加的学习一下这些优点和长处。

在感慨了一阵子之后,唐钧紧接着就往后面的内容继续看了起来。

其实徐知的这一份奏折之所以会这么厚,确实是因为他写了不少的内容,而且呢不得不说也几乎确实是把唐钧所讲到的那一些实行的必要性和实行策略,以至于那一些策略到底有什么好处,对大明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都完全的在上面给写了出来。

而且呢,同时这位礼部左侍郎还顺带着发挥了一下自己的优秀文字功底,把唐钧所说的那些内容呢顺带的给润色了一下,这样的话看起来其实也就更加的显得正式和慎重了,也彻底的把唐钧给凸显出来起来。

整个看完之后,唐钧就把奏折双手奉还给了徐支,然后对徐支比了个手势。

“老哥不得不说,你这奏折写的也太好了,功底深厚,那肯定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啊。”

徐知听到了唐钧说很好之后,这才放下了心,然后笑着捋了捋自己的胡子。

“哎呀,你可别夸我了,说白了我也就这么一点微末的本事了,和老弟,你要是相比较起来的话,那肯定就是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

或许是因为解决了这么一大件心头大事,须知整个人都彻底的放松了下来,又重新变回了之前那个话痨的样子。

不过这一回呢,徐知也不怎么谈文学了,反倒是拉着唐钧开始掰扯起来了,朝唐政事这方面的事情。

两个人其实也就是这样,慢慢的闲谈了一中午,直到唐钧没有办法要去上下午的班的时候,两个人这才告落了一段。

其实在大明这个时候,也是需要分上下午制的,官员上下午也都是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

但是其实相较于我们现在的这样的上班制度,大明的官员其实也都是比较自由的,但是说到底毕竟也都是朝廷的管理阶层,所以说换个概念也就称之为统治阶层,也不为过了。

所以说到了这个时间之后,徐知担心唐钧第1天下午报到的时候就翘班,又或者说是迟到了会增加不太好的影响,因此呢,也就立马的派自家的马车把唐钧送到了去尚书台的衙门。

其实实际上这件事情还真的是徐知多虑了,对于唐钧来说别说迟到,就是一整个下午他不去都直接翘掉,其实也不会有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