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厉害(2 / 3)
西,能够让渚薰这样行色匆匆里来,甚至让徐芝还和他搭伙了。
但是仅仅只是在读了几行之后,这个心思就全部的抛到了脑后,取而代之的则是完全的沉入进去了。
奏折当中所写的其实也就是这次科举考试之后,那一些天下有才之辈,根据目前的这个情况所面临的一些困境,以及现在朝廷线下所需要的未来的这些学子,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这一些内容当场就直接让朱棣给完全吸引了进去。
而且正如这些奏折当中所说到的这一些陈列出来的情况,确确实实是现在朝廷当下所面临的一些客观的环境。
科举考试之后,确确实实是剩下了大量的学子,没有出路,而且呢和笼络人才的战略,这也不仅仅是朝廷现在所需要的事情。
所以说这份奏折其实在主题上的确是能够切入核心问题的,自然是瞬间就让朱棣给全神经的投入了进去。
而且能够看得出来,在大量没有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考生当中,很有可能会因为长达一年的时间以及来回往返的车嘛,住宿以及吃穿用度上,从而导致被迫的放弃,第2年的考试。
所以说结合起来这么多的原因,那么现在能够间接的让朝廷损失大量的隐性的人才。
朱棣的眉头不由得缩紧了起来。
其实在看到具体的实行善后计划的时候,就大部分已经能够笼络住大量的人才了,整体呢也肯定能够提升往后的科举考试的基础的水平,并且呢,这同时也能够让天下的读书人都心已向往。
朱棣同时也露出了如果有所思的神情,并且呢,一直在频频的点头。
这也算是他自己的想法了,同时呢也把他自己的想法说到心坎里去了,这确实是有很大的道理的。
等到朱棣看到国子监三个字的时候,整个人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后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原来如此啊。
这样做确实是有道理的,如果重新开出国子监这个想法的话,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毕竟全程的时候也学了不少东西了,也不在乎在多学这一样。
所以于是这样,朱棣的脸上的表情,一会儿是沉思,一会儿又是恍然大悟,一会儿又是皱着眉头。
这样就好像搞得在演戏一样,反正脸上各种的神情变化,把边上的渚薰都看得心里有一些担忧了起来。
不得不说陛下这也太入戏了吧,自己在听徐知讲述的时候,也没有这样把让自己沉浸式的投入进去。
……
就在渚薰随着朱棣的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