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开始讨论(2 / 3)
个朝会集结起来,他们所有的人让他们过来讨论这件事情的方案的,所以说也就立马能够看得出来,陛下对于这件事情到底是有多么的重视的。
相反的,如果他们要是没有这种危机意识,不能够提前想出来自己到底想要有一些什么样的方案的话,来解决这个相应的问题,那么他们肯定是会少不了一顿挨骂的。
但只是接下来朱棣的一句话,却让在场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懵逼了起来。
“其实关于这件事情,朕原本是准备召集众位爱卿一起来共同商讨的。”
“只是昨天的时候,礼部侍郎徐知就已经连同尚书都省主事唐钧共同起草了一份奏折,说的就是关于这件事情,如何能够妥善处理这一些树木,如此庞大的人才。”
“所以说今天其实把大家伙叫过来,对我真实的目的就是为了商讨一番,在这个工作者上面所写的那一些内容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少。”
这些人听到了朱棣所说的话之后,大部分的人也都是一头雾水的。
其实奇怪的地方也不在乎于这份奏折,又或者说是也不在乎,于是礼部左侍郎徐知他们疑惑的是,这个唐钧到底是谁?
尚书都省主事,这到底是尚书台的几品官职。
在这里能够开不上朝会的,大部分也都是开国功臣起家,也就是朝中的高官了,所以说绝大部分的人都从来没有经历过从低到高的。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一些主要的官职能够知道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像这种的八品的官员在朝堂上能有一半的人清楚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虽然说这样的情况是非常荒谬的,但是实际上在朝廷当中,这样大多数都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开国之初。
开国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开国大臣,所以说不可能有经历开国之后的元老,还是在从八九品的基层,然后一步一步的往上走,那肯定是直接就是朝廷当中的高官了。
但关键的问题就是,偏偏这一些封建王朝的朝廷官职又是十分复杂,还具有多样性的,所以说一个部门除了正官和副官之外,还有上下官官明以及所匹配的人物,也就是更加的复杂了。
就比如说在朝廷当中的高官,可能不会轻易的就是说变坏,所以难得调动一次思品以上的大员,而且四品以上的大官全是从来都是不晓得,所以说自然每一个人都是来小心的,能够想要保守住自己的这个官职的。
但是在基层的那一些八品官员,九品官员的基层官员们,有的时候换起人来,那真的是跟流水一样,一个月换上两三次,那都是很寻常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