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荣誉武功(2 / 3)
己的衣服,随即又开口说了起来。
“以当朝诸位同僚举例,其实也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的明白这一点,那就是人才对于大明王朝的重要性到底是有多么的重要。”
“而且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就是为了培养最好的人才。”
“我相信在场的所有的文物百官们,之所以能够亲手的缔造属于大明王朝的这些辉煌创造属于大明王朝的奇迹,正是因为你们每个人都是人才!”
“而且我相信每一个在场的所有的人都是受到过相应的教育的。”
“如果要是家世渊源,那自然是不必多言了,自幼在家里的时候就应该有先生的教导,而且学过各种学识和本领了。”
“但是我相信即使是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书,没有请过老师的,其实也随着人生的无数的经历已经慢慢的成长了,况且也已经学到了很多相应的知识呢。”
“在前朝乱世的时候,诸侯也都是争相称霸的,在场的所有的人肯定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并且慢慢的也都成为了我大明王朝的顶梁之柱。”
“所以说如果要是想要培养人才,要么就是必须要看书识字,请先生教导道理的。”
“要么呢也就是拥有锻炼培养的机会,其实除此之外也确实是没有什么比较高效的方式的。”
唐钧所说的这一番论断,到时说的在场不少人也都连连点头,所以即他们也就慢慢的陷入了思索的过程。
其实这段话的意思也都是很简单的。
教育确确实实是来培养人才的,而培养人才的途径也无非就是那么几个。
书本里的知识,或者说是来去有老师来教导他们,以及自己亲身实地的去体验一番。
在场的所有人当中,多半也都是朝廷当中的四品以上的高官,大部分自己的家境是还是有的,其中更加是以文官为突出代表,绝大多数的也都是一些前朝的老人。
这些人读书的话,当然是读得起书的同时也是会请得起老师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呢,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也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文化功底的,也更别说是有什么家学渊源的了。
这一类的人也大部分的都是集中在武将的身上的。
部分的武将也确确实实是有自己的家学渊源的,比如说自己的祖辈或者说是父辈都是前朝的武官,但是这样的人也确实事实是太少了。
那么对于这一些武将当中没有什么文化的这一批人来说,他们接受的教育和培养无非也就是自己亲身实地的去体验一下这个感受。
在前朝的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