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3 / 6)

柳哲看苏璇从来不顺眼,没事也要挑些错处出来,难得这次如此慷慨。童浩讶然张了张嘴,瞧他半身蚀烂的惨状,想笑又笑不出来,鼻子一酸,不知怎的也落了泪。

--

第52章 明月楼

纵然是散落的黄沙,一旦凝聚起来,也有无法想象的力量。

试剑大会让令武林人心气一振,发觉朝暮阁并非无敌,许多微妙的变化开始蔓延,江湖中的捭阖争锋有了新的消长变幻。

而对江湖风云一无所知的百姓,则在安然期待七夕佳节的到来。

这一时期碧梧荫浓,桂花暗放,凉意初染,最是宜人。民间摆上香花供果祭祀牵牛织女二星,闺中女儿以丝线对月穿针,有些还附以金银赌彩,比斗谁更心灵手巧。

世家的风雅却又不同,琅琊的沂水之畔酒楼林立,其中一幢明月楼高逾百尺,为琅琊王名下产业。楼身通体朱漆,七夕当夜银灯高照,悬金结彩,辉煌通亮,笙歌乐宴极尽欢悦,酒香衣香随水而传,比天上半圆的冰轮更为夺目。

琅琊一地的世族大家均以受邀在明月楼度七夕为荣,云裳彩衣风拂带,明珠玉翠镂金冠,凭水倒映,恍若瑶池盛会,纵然其他酒楼效颦,又怎敌这富丽奢靡之景。最独特的是明月楼还设置了一条雅趣的灯径,专供名门贵女从楼窗前盛放花灯。灯径两侧饰以轻纱与宫花,远望如云罗相映,时谓为美人如花隔云端,格外香雅。

如此一来,百姓也多了一幕赏心之景,满城争簇于楼下仰望仕女淑媛,今年的七夕也不例外,明月楼内宾客满坐,热闹非凡,楼下的夜市灯火明灿,如群星相簇。

然而纵是良辰佳节,满堂欢笑,也无法让楼中最美的女子露出欢颜。

明月楼最好的厢房别无人语,只见珍珠帘闭,云母屏低,金炉雅香静焚,一位佳人静如幽昙,支颐望着夜色下漆黑的沂水。

一位俊秀的青年推门而入,举着一盏莲花灯亲热的相唤,“奴奴,时辰到了。”

佳人静静的起身,随着他的接引走出,厢房之外一片灯火煌煌,满楼的喧声笑语扑面而来,见到她行出,人们的语声忽而低落下来,无数眼睛追随着清丽的身影,有探索、猜疑、嘲笑,也有怜惜、惊艳、爱慕,种种纷杂难以细辨。

佳人恍若不觉,静眸如水,在兄长的陪伴下行至了楼窗前。

“是琅琊郡主!”

明月楼下一声叫嚷,嘈杂的喧声迅速平息下来。

郡主是琅琊一地最出名的美人,容颜绝世,清丽无伦,倾慕者不知凡己。遗憾的是在金陵染病而归,绝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