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4 / 11)

有水分的。

因为阴家自阴长生后,家族实力和地位,可谓呈两千年的直线跳水式下滑。

但奈何阴长生的名气太大,又隐约是酆都大帝本尊,所以历代阴家人出门游历时,论个先祖……总能凑上去喝酒吃席。

甭管对方来头多大,甭管你当下阴家是否有资格对话上桌,多少也会给阴长生一点面子。

也因此,阴家历代先祖的游记,还真挺有趣的,因为他们总能混上高端局。

就比如被这位阴家先祖引以为知己的赶尸人,他就姓解。

但很可惜,古人写东西比较简略,那位阴家先人只是把这段经历当作个小插曲讲述了一下,并未再详细描写。

因此,李追远作为后世看记载的人,唯一能从这篇记载里知道的事:

他去大庸和解家赶尸人,喝了顿酒,吹了一夜牛逼。

大庸,也就是现在的张家界。

脑海中另一篇记载,源自于魏正道的《江湖志怪录》,他在里面记录了一尊由邪修变成的死倒,这死倒生前姓谢,与解、卜、汪,并称为老天门四大赶尸家族。

薛亮亮说过,李追远的脑子就像一部百科全书,这确实不假。

以前这些记载,看过也就看过了,顺便也就都记在脑子里。

等真的需要拿出来反刍时,再做更细致的思量。

谢、解、汪、卜,老天门四大赶尸家族。

这里的老天门,应该指的是天门郡。

公元263年,稾梁山裂,千仞石壁之上洞开如门。

吴景帝孙休,也就是孙权第六子,东吴第三位皇帝,他将此视为吉祥之兆,把稾梁山改为天门山,并分武陵郡西北部置天门郡,郡治设在今张家界。

公元555年,南朝梁敬帝在位时期,朝廷罢天门郡,设澧州。

魏正道在写这书时,天门郡已经被改名字了,他就将这四大家称为老天门。

应该当时这四大家,也是继续保留着原称呼,无它……老名字更好听。

李追远揉了揉眉心,其实,原本有更简单的方法,要是秦柳两家,能有完整的家族史流传下来就好了。

自己拿着诸位龙王的生平记载,去进行寻觅,效率更高。

但老太太说过,龙王家不会特意记录这个,都是别人家帮忙记。

这里表现出龙王家的傲气只是浅浅第一层,深层次的原因是,家里龙王出了太多,一代代龙王都干着替天行道的事,真把他们生平清晰记录下来……谁敢看?

这就相当于你家世代给天道当人间的白手套,你居然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