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迟到的明信片,她的《艺术人生》(5 / 13)

是对时代的消极抵抗。”

刘伊妃的话听得电视机前和现场的观众都频频点头。

朱君感慨道:“能说服这两位,伊妃看之前的工作看来是下了功夫的,很了不起啊!”

小刘谦虚笑道:“他们两位都是大导演,胸怀和视角都宽广博大,这种小女生暗恋别人的小心思自然不懂了,哈哈!”

“路导怎么看?”

男子从老婆手里接过话筒:“其实表演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或者说它本身就没有一个完全绝对的评价标准。”

“比如刚刚提到的细节,其实从专业表演理论来分析,小刘坚持的死抓树枝细节赋予了静秋主体选择权,符合斯坦尼体系‘角色的贯穿动作必须由内而外’原则,这是她作为演员本身实践结合理论的认知。”

“但每一位导演的工作习惯不同,像我在商业片里就习惯于给演员指定表演范式,直接告诉她需要什么,不需要演员有太大的自主性,因为我要把控整部影片的节奏和质感。”

“但像这样的文艺片,张导会提供给演员更多的表演空间、细节设计、心理活动外部化的模糊性指导。”

“还是回到刚刚的片段里,小刘的提议强化了人物在时代压迫下的被动抵抗,更达到了张导提倡的'心理活动外部化'效果,即让情感张力通过细微动作自然浮现,而非直接陈述。”

路老板笑着总结道:“要问我的评价,我只能说这是优秀导演和优秀演员之间的观点碰撞,也许这是每一位创作者都渴望的工作方式,非常难得。”

一番鞭辟入里、深入浅出的剖析,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颇有些上表演公开课的感觉。

朱君笑着总结道:“我们都看过很多路导的演讲和采访,今天亲眼看见才知道是真的才思敏捷。”

“这番话既肯定了伊妃作为演员的独立思考,也维护了一谋导演的权威,两头都顾上了啊!”

小刘捂嘴笑道:“他不做导演可以去搞男公关,蛮在行的,哈哈。”

张一谋等人笑着鼓掌,朱君转向赵苯山:“赵老师这次跟伊妃也有对手戏,有没有什么感触?”

赵苯山笑道:“说实话,原先以为是个温柔似水的姑娘,现在看特别有意思,骨子里有狠劲儿!有倔劲儿!”

“直到跟小刘母亲聊天才知道,小刘姥姥原来也是我们东北的,那这股劲儿就不奇怪了。”

老赵三两句话不要就要甩包袱:“后来我才算是知道小路怎么沦陷的了,这丫头厉害啊!”

刘伊妃嗔道:“赵老师,您不能瞎说啊,是路宽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