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说干就干(10 / 13)

错过,22号下午便离开剧组暂时返回北平,处理此事。

晚上六点,问界大厦总裁办公室里坐满了相关人员,大家都面色各异地等待这位急匆匆赶回来的大老板发号施令。

董双枪、庄旭、高骏、刘锵东、陈芷希,还有特地被叫来的智界技术总监徐闻正襟危坐。

后者要负责对在线售票软件的开发问题做出解答。

没错,穿越者不愿再等,决定先趟出这一步再说,也好看看对手的反应。

“各位,通报一个情况,暂时只是猜测。”

“有一些证据表明,有潜在的几家竞争对手,正准备通过一个全新的赛道,来动摇我们在国内电影业的统治力。”

他又冲东子点头示意:“这其中,阿狸的支付宝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方之一,如果这一仗真的被对面偷了家,支付宝甚至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这不是他危言耸听。

电影票属于高频、低客单价的消费,用户购票频次远高于机票、酒店等高额消费,能快速培养用户使用支付工具的习惯。

更何况电影观众以18-35岁年轻人为主,是移动支付的核心用户群。

如果能的叫邪恶轴心做成了,支付宝通过电影票业务可快速渗透这一群体。

东子听他说得这么严重,面色稍有些紧张:“路总,什么赛道?”

“电影在线票务。”

高骏简单介绍了这个业务模式,在场众人各自陷入沉思,思考这样的竞争对手对自家公司、自己负责部分业务的影响。

东子领导问界商城和支付通几年了,对这些后果自然熟知,他忧心忡忡道:

“电影票是o2o业务,用户线上购票、线下核销,支付工具很容易借此绑定影院的pos系统,还能通过电影票业务带动其他本地生活服务,像餐饮、打车,这些未来都是高频低额的消费生态。”

“现在我们和互联网事业部的张总在沟通用户画像的事情,这种电影票消费数据就是最优质的信息来源,是我们在商城进行推送的重要依据。”

就像不同时代用米价和猪肉价格来衡量货币价值,对于现在问界商城的消费群体,其实电影票的消费频次、总额等数据也是个可见一斑的参考指标。

2008年这种没有票补的时代,能稳定花费40-100元不等的各类票价正常看电影的,每周、每月、每年的频次都能反映该客户的消费水平。

问界内部有一个正在测试的大数据系统雏形,来源于奈飞的“cinematch”。

这个c算法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