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道统所传,向西而行!(4 / 5)
阿令王度、大野泽彭鲿,才说了些亲密的心里话。
“王君,好好经营东阿县,明年举事之时,你那处可是东郡的关键所在!但拿下东阿县后,你不要在那里多呆,聚集门徒、取了武备粮草后,就尽快南下大野泽!只有大野泽周边,才是能长久经营的根本!”
“诺!我晓得轻重!”
“彭兄,大野泽南边的李氏庄园,成武县中的布置,你也要耐心经营!李氏的庄客佃户,要尽可能的多多收纳,讲述太平黄天的道理,把他们变成我们的自己人!而一旦明年起事,你可要一举夺下成武县,迅速控制这处大野泽南的县城才行!”
“好!唯郎君是从!”
三人亲近的互相行礼,又依依不舍的聊了几句,这才就此告别。而后,张承负走到于禁的身边,看着这高大坚毅的泰山汉子,看着对方头上戴着的黄巾,笑着道。
“文则!老师亲自给你授了黄巾。这黄巾戴上,感觉如何?”
“嗯。挺好的!大贤良师说的很中肯。能为百姓做些什么,是件积德的好事!而泰山百姓的穷苦困顿,也确实是官府所带来的。于某虽然对其他地方的百姓,没什么感觉。但兖州之地,尤其是泰山乡里若是于某能竭力做些什么,却是乐意之至,合乎心意的!”
于禁面色如石,说出的话也朴实诚恳,每一句都简短有力。而他带着的三十四个泰山众,也正式加入到了大贤良师的队伍中,作为更能战斗的护送力量。而张承负拍了拍这汉子的肩膀,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
有些人是先能“志同道合”,再共同经历生死。而另外一些人,则是以义气恩情相合,先经历过生死后,才慢慢走向“同道”。而在当今之世,对太平道来说,前者的数量更少,后者其实才是主流
“哒哒哒!”
日升日落,太平道众人牵着马踏上西去的行途,告别了青兖的渠帅。东边的泰山山脉远去,大野泽从西南出现,而后变成东南。这一次,众人从东平国去济阴郡,绕着大野泽的北段西段,却是远远绕开了段氏所在的成武县。而后,一处浩荡的泽湖,突然出现在西边的天际,与东边消失的大野泽隐隐相对,却是到了“雷泽”。
“‘舜耕历山,渔雷泽’。这里可是舜率领部族,躬耕打鱼的地方。”
大贤良师张角伫立在雷泽旁,看着开阔的湖水,笑着对张承负与高道奴道。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南下兖州,在雷泽边借宿过。而这附近有一处伏羲庙,也是我曾经布施符水、治病救人的地方。”
“伏羲庙?”
“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