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态度非常的强硬(1 / 3)

赵繁看着林鹏飞好奇地问道:“上次在会议上,农业部的人就提过,自留地的政策有所缓解,我爸来找我,说是京城附近自留地的种植情况还不错呢,我们院子里的农村户口都回去了。”

回去的只有贾张氏一个,还是被强制送回去的,不管这个老虔婆怎么样,赵德福确实说过,京城附近的农村自留地粮食确实长势不错。

自留地耕种出产的农产品是无需上交公粮和农业税的,也就是说产出多少,农民就可以自行留下多少。

如果农村户口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即便苏大哥这边的贷款停了,华夏还有做二道贩子置换回来的粮食,之前买入的粮食也还没有消耗光,勒紧裤腰带是否能坚持下去?

这个时候会议上的人听了赵繁这么问,顺着这个思路就这么想了。

林鹏飞摇头对他说道:“自留地到底是没有上交公粮和农业税,即便发放的力度比以前下调,那也不可能下调太多。”

毕竟国家还是需要大量的粮食出口,灾害期间才取消了这个政策。

赵繁当然不是想再下调自耕地的比例,而是提出了田地包产到户的建议。

贾张氏她们婆媳俩之所以不愿意把户口迁到城里,是因为当时分了一次地,53年的时候又收归集体所有。

可以说这婆媳俩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为了分地坚持不肯迁户口,结果没两年地就没有了,户口也迁不回来。

这次贾张氏被扭送回农村,虽然地还是集体的,却可以得到一块自留地,只要她勤恳耕种,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的。

其他有人以为赵繁又是提议分地,这政策在土地收归国有之前,就证实把地分给农民是不可取的,大家就提出了异议。

可赵繁并不是要把地分给农民,地还是在国家的手里,只是分租给农民租种,只是这部分就需要交公粮和农业税了。

田地包产到户,是把责任分到了每个户头身上,愿意承包几亩地,就要承担多少公粮和农业税,户主就是责任人,签订了合同之后就要承担公粮和农业税,如果完不成就要依法惩处。

现在是灾害时期,公粮和农业税可以调到最低比例,到正常时期再调整,这些权利都捏在国家手里,就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分地出现的各种问题。

田地包产到户也不是赵繁的首创,上辈子国家就实行这个政策,他知道的也就这么多,而且这政策也不是外交部所擅长的,他们只要稍微完善,在会议上提交,自有农业部的同僚按照实际情况制定规则,还有如何监测实施到位。

赵德福还要上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