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是不是很危险(1 / 3)
对于这场运动,赵繁的策略就是既然退不了,那就勇往直前,至于打算写的两年期限的下乡计划,是根据当前的形势规划的。
所有涉事的学生都要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内容就是向贫下中农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
两年期限结束,由三方会评审,分为及格、不及格和优秀三个等级,及格的学生可以按原籍回城,不及格的学生得再进行两年的教育。
至于优秀的那一批学生,可以选择参加选调考试,岗位一般都在沿海地区,多是工人阶级岗位,也有教育岗位。
赵繁这么制定计划,主要是考虑到用工的问题。
沪市开展的产业技术升级,还承接了以法兰西为跳板的欧洲订单,沿海地区可能还会陆续开设不少工厂。
首都城市内的用工就已经接近饱和,还要从附近的农村招工,而开设更多工厂的沿海城市,肯定也会面临用工荒的情况。
到时候这些经过考核获得优秀评级的学生,不愿意回学校继续学习,还可以参加选调考试,去沿海城市上班。
关于这项计划,赵繁根据21世纪的农民工安置政策来写的,因为没有深入了解过,只把能写的都写了。
时间紧急,他也来不及向熟悉的领导请教一些疏漏的地方,反正三天之后是讨论会议,如果领导觉得这个计划合适,那就在会议上再进行完善。
这个下乡运动虽然不是赵繁提的,但提交上来的报告,还是他的计划最具有可行性。
到底是21世纪的成熟政策,即便赵繁让大家补充和完善里面的细则,其他人想的建议也不如他制定的好,完善的内容非常有限。
计划在会议上一通过,大领导就直接拍板,先从沪市开始实施,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推广至全国。
至于赵繁之前试点的其他计划,还是可以在期限之内推行,只有教育改革这一块必须要快速推进。
会议结束之后,赵繁就得回沪市,只是见了父母,自然也要去见一见未婚妻。
这次赵繁是自己准备礼物去的彭家,因为提前打了招呼,彭书记还是像上次一样在家招待他。
可能是受改革的影响,最近首都抓风气抓得很严,彭书记并不打算让赵繁和陈敏单独相处。
毕竟他现在处于风暴的中心,最好是不要被人抓住任何把柄。
赵繁来彭家只是表态,也不一定要和陈敏单独说话,反正两个人每周都会通信,有什么话可以在信里说。
彭书记除了关心赵繁的身体之外,还向他透露了一件事。
“谁也没有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