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成了吃软饭的(1 / 3)

看着陈敏莹润白皙的小脸,清澈又专注的眼神,这一刻赵繁知道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

见色起意也好,怜香惜玉也罢,不管是什么原因,他终于遇到了想停下脚步与之相伴一生的那个人。

陈敏自然要问为什么要去国外,当知道赵繁任期结束后,可能会调往法兰西做驻法大使。

她眼中立刻溢出了笑意:“汝之往,吾亦往之。”

因为没有去学校上过一天的课,陈敏接受的是家庭教育,思想多少有些传统,嫁给赵繁之后,作为妻子当然要跟随他去任何地方。

最主要还是因为赵繁的开导,她才重获新生,对她来说,眼前这个人不仅仅是丈夫的角色。

因为心里有了期待,赵繁回到沪市之后,改革的力度更加凌厉,在他的有意推动之下,两个月之内就完成了教育方面的改革。

法院也处理完了三年的积压案件,所有涉事的学生保留了学籍,全都发往农村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

担心这个环节学生还是反抗,赵繁连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时间都制定得很细致,一半是劳动,一半是思想教育。

解决了文化改革,他便啃起了最难啃的政治这块硬骨头。

只能说相比于教育,这一块的反抗强度只能用无与伦比来形容。

幸好大领导下定了决心,坚定的让全国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进行全方面的梳理。

赵繁没有让大领导失望,他在保证生产和发展的前提下,完成了两年期的试点改革。

彭书记和大领导也没有让他失望,刚宣告完成了两年的沪市改革,他就被调回了外交部,驻法大使的任命书也直接下达了。

陈宏又再一次成为了赵繁的直系上司,一见面,他就径直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之情溢于言表。

“沪市改革完成之后,接下来就要推广到全国,一个城市的动荡就那么大,后面只怕是要动用武力了。”

赵繁作为打响第一枪的先锋,他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即便不再主导全国的改革工作,待在国内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让他调职回外交部,提议者虽然是彭书记,陈宏也投了赞成票,最后拍板的还是大领导。

赵繁也心有余悸地说道:“还是领导们心疼我。”

即便拿到任命书,还不能立刻出国,在这期间赵繁还得安抚好父母,还有和陈敏的婚事也要筹办。

以当前的严峻形势,赵繁就算是待在外交部,也得经常有警卫人员跟随,这种情况他的婚礼不可能在人员复杂四合院办。

赵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