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裂痕初显(1 / 3)
就在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数据分析师突然开口:“或许……我们都被它的‘科技’外表迷惑了。”他调出一段根据李飞描述生成的模拟动画——那个仪器部件在特定角度下,表面的纹路似乎构成了某种极其复杂的、非功能性的、却带有奇异美感的图案。
“还有这个,”他又调出文件破译中的一个碎片,“这个词组……‘非对称能量虹吸’……它听起来不像是在描述一个机器,更像是在描述……一种……‘仪式’?或者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的利用?”
这个观点太过惊悚,让争论的双方都暂时安静了下来。
一直旁听、努力理解着的李飞,听到“仪式”这个词时,没来由地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寒意,仿佛某种沉睡的、巨大的东西,在黑暗中动了一下。
会议没有得出结论,但一种更加诡异和不安的气氛,开始弥漫开来。
......
首次微功率激活实验的提议,像一颗投入深水的炸弹,虽然在表面上被暂时压下,但其冲击波却在“七〇三所”内部持续扩散,悄然改变着许多东西。
最大的变化是专家组内部日益明显的裂痕。
以前,虽然也有争论,但目标一致:理解它。而现在,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激进派”,以年轻的理论物理学家孙浩为代表,他们充满激情,坚信风险可控,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引领人类科技飞跃的机会。他们开始私下里称呼那仪器部件为“钥匙”,认为它背后锁着的是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他们对保守派的“畏首畏尾”感到不耐烦,甚至私下抱怨上级的“官僚主义”耽误了进程。
“保守派”,则以钱教授为标杆,他们阅历丰富,深知未知意味着巨大的危险。
他们更倾向于称呼那东西为“潘多拉魔盒”。
他们认为,在拥有绝对把握之前,任何主动的刺激都是不负责任的冒险。
他们对激进派的“盲目乐观”深感忧虑,担心他们会将整个基地甚至更广的范围置于险境。
李飞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种分歧。
激进派希望他能提供更多支持“激活可能无害”或“曾有微弱活性”的证词,比如反复引导他回忆:“你再想想,当时它真的完全死寂吗?有没有可能……发出过非常非常微弱的光?或者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而保守派则更重视他强调危险和不适的描述。
钱教授甚至私下找过他一次,语气沉重:“小李,你的感觉很重要,甚至可能比某些数据更直接。如果……如果将来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